在过去五年的路亚钓经历中,我从一个完全的路亚钓新手逐渐成长为能够撰写钓鱼文章的爱好者。最初接触路亚钓时,我频繁遇到困难,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误解。钓友们通常认为一些基本的路亚知识很简单,但实际上新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误入歧途。
近期许多钓友通过私信询问我关于路亚拟饵选择的问题,我选取了关于路亚拟饵的大小、夜光拟饵的实用性以及拟饵颜色选择这三个问题,结合我的多年经验,以问答形式来分享我的观点和使用路亚拟饵的经验。
问:在进行路亚钓鱼时,应该如何根据鱼种挑选合适的拟饵大小?
答:选择拟饵大小应首先考虑目标鱼类的嘴型大小:比如白条鱼,经常钓白条鱼的钓友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在钓马口鱼时也会遇到白条鱼,通常情况下白条鱼会跟随闪光亮片,但很少上钩,当更换为像瓜子形状的小型亮片后,白条鱼却频繁上钩。这是因为白条鱼通常体型较马口鱼瘦小,且比较胆小,使用小型拟饵钓白条可以降低它们的警觉性并提高攻击性;另外,白条鱼的嘴比马口鱼小,使用小型拟饵和小钩可以更有效地钩住它们,从而提高成功率。这与选择钓鱼钩大小的原理相同,如果用大号钩子钓小嘴的鱼,中鱼的几率自然不高。
1、根据目标鱼种的体型确定拟饵大小:首先要明确你钓鱼水域中的目标鱼种,如果目标是白条、马口、小青稍等小型鱼种,使用小型拟饵能提高中鱼率;如果目标是鲈鱼、翘嘴、鳡鱼等大型鱼种,就不必担心拟饵过大影响中鱼率,这些大型攻击性鱼种会毫不犹豫地吞食路亚拟饵。鱼会根据自己的体型选择猎物,比如一条50厘米的大翘嘴不太可能追逐小虾米作为食物。
问:在夜间使用路亚时,夜光拟饵是否比普通拟饵更有效?
答:夜光拟饵并不一定比普通拟饵更有效。许多初学者落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在夜间或光线较弱时使用发光的拟饵,鱼类才能更好地发现拟饵。然而,鱼类感知周围环境不仅依赖视觉和听觉,还主要通过一种称为侧线的特殊感觉器官。
鱼的侧线系统能够感知水中的波动和振动,当水压变化通过侧线系统的小孔传入时,会引起内部粘液流动,从而激活感觉细胞并通过感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通过这种方式,鱼能够根据水流的方向、强度和距离判断出周围的障碍物、天敌或可捕食的猎物。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某些路亚拟饵设计中会包含制造噪音、撞击水面、内置振动钢珠或产生波动的特性,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这些设计都能有效地吸引深层水域中的捕食者,使拟饵在各种水层中都能展现出色的诱鱼效果。
因此,不应该单从人类视觉的角度来判断拟饵的效果,不要以为在黑暗中看不见的拟饵就无法被鱼类发现。鱼类的感知是通过侧线和视觉的综合反应来进行的。虽然夜光拟饵在一定情况下可能更容易被发现,但它也可能让某些鱼类更加警觉,从而降低钓鱼效果。如果夜光拟饵真的非常有效,那么它们早已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了。
问:选择路亚拟饵的颜色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拟饵颜色是否会影响中鱼率?
答:关于路亚拟饵颜色的选择,我经常听到不少讨论,今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鱼类对颜色的感知能力:科学家已经证明,鱼类并非色盲,它们能够区分不同颜色。但是鱼类在水中看到的颜色与我们在空气中看到的颜色不同,因为水对光的吸收并不均匀,较短波长的光线穿透力更强,因此在深水区只能看到蓝绿色,鱼类看到的颜色是经过水过滤的。
因此,各种颜色的路亚拟饵都有可能成为鱼类的攻击目标,并没有特定的颜色是鱼类特别偏好的。拟饵颜色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气条件、水质清浊、水色、食物链和季节等。我们只需要根据这些条件善于观察和分析,就可以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拟饵颜色。例如在光线不足、天气阴暗或水质浑浊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鲜艳的颜色;相反情况则选择较暗的颜色系。此外,还可以根据目标鱼类的食物链,选择与其天然猎物颜色相似的拟饵。钓鱼没有固定的规律,没有特定的饵料或颜色针对某一鱼种,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来适应自然的规律,从而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另外,通过上述分析夜光拟饵与普通拟饵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出,鱼类主要是依靠侧线和视觉的辅助信号综合来感知周围环境并作出反应的,拟饵的颜色只是影响鱼类发现拟饵的概率之一,因此路亚拟饵的颜色对中鱼率的影响是次要的。
“狼老奸,蛇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这句俗语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其意是人越老越狡猾,马越老越滑,老兔子连鹰都抓不住。钓路亚也是这样,你可能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没有任何经验,但随着你钓鱼次数的增多,学习的深入,经历的积累,你的经验也会日益丰富,最终你将变成一个“老兔子”。我热爱与鱼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喜欢在一次次鱼逃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学习教训。钓鱼的过程,犹如人生旅途,路亚钓法中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去探索,路亚钓法我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