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在我们垂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着鱼咬钩的积极性,自然也影响到我们最终的渔获多少;如果使用的饵料不对路,目标鱼觅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对饵料完全失去兴趣
所以很多钓友一旦打窝后没鱼咬钩就重新开饵
尤其是野钓时,这样做很容易弄巧成拙,费力不太好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来告诉大家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一、并非一定是饵料的问题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鱼类都是靠天吃饭,能寻觅到的食物并不富裕,它们的食物来源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水中的生物链,像常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在很大部分的自然水域,下游生物并不丰富,仅靠这个来“脱贫”显然不够
再一个就是自然界散落到水中的种子、果实以及活着的或死去的昆虫,但这个也会因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说,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鱼对食物并不会过分挑剔,不是有钓友说只要是人能吃的东西都可以用来钓鱼吗?的确只要不是味道太差、成分太恶劣的饵料,鱼都会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鱼口不给力的情况呢?其实这个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当天的天气不给力、钓位没选好、你的调钓不合理,线组搭配不当等等诸多因素
只盯着饵料这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往往会顾此失彼,更何况在野钓中饵料不对路的几率并不大,所以说鱼口少或没鱼口并不一定是饵料的问题
二、重开饵料带来的危害重新开饵形成浪费我们姑且不论,我不知道钓友们发现一种现象没有,反正我是深有体会,就是当你钓得正兴的时候,因钓友那边没有鱼口,拿着杆子来与你同钓一个窝子,两个人会谁也不见鱼口,鱼谁的饵料也不吃,会都“干挺”在那里
这种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一个窝子里如果存在两种不同味型和状态的饵料,会引起鱼的高度警觉,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不再进食咬钩
我们因鱼口不给力而中途重新开饵,必然味型和状态与原来的不一样,只要它存在差异,就有可能会引起鱼的警觉,导致的结果是原先有零星鱼口换饵后干脆成了“定海神针”
这个真的不是耸人听闻,是我在野钓中经历过多次这样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很多钓友也一定有这样的同感,所以说重新开饵,更换饵料,会引起鱼的警觉,对我们钓鱼来说是有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危害
三、既然重开饵料行不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前面我们提到没有或少有鱼咬钩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我们先对天气不给力、钓位没选好、调钓不合理、线组搭配不当等进行分析和调整,或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当然了,也可能存在饵料不对路的问题,平时我们说的饵料不对路,也不仅仅是指饵料味型的问题,殊不知饵料的状态其实更为关键,如果饵料状态不给力,窝子里的鱼想吃也没办法吃到嘴里才是常常遇到的大问题
所以我建议钓友们在确信影响鱼咬钩的其他问题排除后,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一下饵料的状态
也就是向相反方向进行状态调整,把原来的饵料打散,干散的加水、加黏粉或多揉打使饵料变成软粘;比重轻的可以加些酒米或大比重的饵料;雾化差的可以加些雪花粉类饵料,使饵料的状态符合当前的鱼情,没口或口少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
最后总结我们知道大多数自然水域的鱼是不怎么挑食的,只要味型不是特别离谱,鱼一般不会排斥,遇到鱼口不给力,我们只要在原来饵料状态上向相反方向调整,一般来说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并不需要重新开制饵料,钓友们在以后的垂钓中尽量不要干那些弄巧成拙,费力不讨好的傻事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我在钓鱼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下期再见!